70年,我国油气行业的三大历史跨越!有你的历史不一样……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70年来,我国油气勘探沧桑巨变,实现三大历史意义跨越,每一次跨越背后都是数十万石油人的血泪史,每一次跨越的结果都是多个大油田的问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工程院院士康玉柱撰文回顾我国石油工业70年的辉煌发展历程,认为未来我国油气资源仍很丰富,潜力巨大,前景光明!

70年来,我国油气勘探沧桑巨变,实现三大历史意义跨越:陆相油气勘探、海相油气勘探和非常规油气勘探三大跨越,形成10个代表性油气地质成藏理论体系和一系列技术创新。

70年来,在三大跨越背后我国石油人共发现40多个大油气田和300多个中小型油气田,石油、天然气年产量增至目前的近两亿吨、1650亿立方米,在中新生代陆相、古生代海相、非常规油气等多方面创造世界之最。

01. 陆相油气勘探大跨越

1959年以大庆油田发现为代表,开始陆相油气勘探第一大跨越;

上世纪初,西方列强在我国曾进行了广泛的石油勘查,但均没有大的发现。基于海相生油的理论,认为中国不可能找到大油田,得出中国“贫油”的结论。

 

彼时,以李四光为代表的地质学家们认为:我国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特别是东部地区燕山期沉降带内的一系 列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具有良好的含油气远景。

在20世纪40年代,我国老一辈的地质学家对陆相油气田的石油地质问题开始研究,并提出了重要的论断:“石油不仅来自海相地层,也能够来自淡水沉积物”。基于此,这为我国陆相油气勘探开发打开了大门。

1955年8月,在原地质部和石油工业部的组织下,以松辽盆地为试验点,在整个东北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地质勘探工作。与此同时,这也是陆相生油理论在我国第一次大规模尝试。

1959年4月11日,在陆相理论的推动下,松基三井开钻。1959年9月6口,松基三井第一次射开青山U组1357.01-1383.44m的三个薄油层。经过20天认真细致的试油工作,于1959年9月26日喷出了工业油流,采用8 mm油嘴,日产油14.93 m3,是中国东部第一口工业油流井,吹响了大庆油油田发现的号角。

1960年1月到2月,在葡萄花、高台子和太平电构造上一批探井陆续开钻,相继 获得工业油流。陆相油气学说渐成气候

1960年2月13日,原石油工业部党组向党中央提交了《关于东北松辽地区石油勘探情况和今后部署问题的报告》,报告中指出“我们打算集中石油系统一切可以集中的力量,用歼灭战的方法,来一个声势浩大的大会战”

1960年2月20日,党中央批转了原石油工业部党组的报告,由此拉开了“松辽石油大会战”的序幕。

后来,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挥师北上”,是我国石油史诗级华章。央视《共和国的血脉》便是取材自这段历史,数十万石油人开启了背井离乡为祖国献石油的热血之旅。

1960年3月17日,以大庆会战领导小组名义下令,把玉门局参加会战的队伍由太平屯迁往萨尔图铁路线以南,新疆局参战队伍由葡萄花北上至萨尔图铁路线以北,青海局和四川局队伍从高台子调往杏树岗地区。期间正在搬迁的队伍和设备,一律改变方向,直接北上,这就是大庆石油会战史上有名的“挥师北上”

1960年3—4月间,来自全国石油系统37个厂矿、院校等单位的主要领导和技术骨干,3万名解放军转业官兵,国务院各部门和 黑龙江省支援石油会战的干部、工人等总计4万多人陆续到达大庆,开始了“大庆石油会战”。

“陆相生油”理论的提出,为中国在陆相盆地中找到大量石油提供了依据。大庆油田的发现证明了陆相油气藏的形成不仅是可能的,而且能够生成大量 的石油,形成大一中型乃至特大型油田。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陆续在陆相含油气盆地中找到了渤海湾盆地的胜利、大港和辽河三大油田及江汉、南襄、苏北、北部湾和二连等油气盆地和地区

至20世纪末,中国大陆上几乎所有的 陆相盆地都开展了勘探工作,“陆相油气勘探”也被总结为中国油气资源的“第一次创业”。

02. 海相油气勘探大跨越

陆相油气勘探让我国摘掉了“贫油”的帽子,但是仍未能满足我国对油气的需要。1984年以塔里木盆地沙参2井古生代海相油气首次重大突破为代表,开始海相油气勘探第二大跨越。

长期以来,摆在中国广大石油地质工作者面前有两大难题:一是中国古生代海相地层到底有没有石油?二是中国古生代海相石油在哪里?对此,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曾提出,“我们现在找出来的油田都是中、新生代陆相的,难道我们的古生代就没有油吗?美国有一半的大油田在古生代……我们要在古生代盖层平缓、褶皱缓和的地区集中力量试验一下。譬如,黔南、四川,特别是塔里木盆地……从战略上讲,我们要选一个地方早一点去打开一个缺口。”

 

1983年初,带着无数地质学家和石油人的希翼,塔里木盆地沙参2井开始部署。1984年9月22日凌晨,沙参2井发生强烈井喷。当时估算的日产油1000多立方米,天然气200万立方米,实现了我国古生代海相油气的首次重大突破,甩掉了中国古生代海相无油气的帽子,也拉开了塔里木找油大会战的序幕

彼时,主持沙参2井开发的康玉柱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古生代海相油田的开拓者。

“1984年,你主持发现了沙参2井,实现了古生代海相油气勘探的首次重大突破,甩掉了中国海相无油的帽子,真不容易,很了不起!”2007年,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上门看望康玉柱时动情地说。

自1985年以来,油气勘探在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连获油气重要突破,发现多个油气田,其中包括塔河大油田。2016年,该油田累积探明储量14亿吨,成为************个古生界特大油田,也是世界古生界奥陶系特大油田。

在这一历史时期,实现了陆相和海相油气勘探两大跨越,自主创新了八大油气地址理论和八大技术系列,发现500多个油气田。到2011年产油已达2.1×108t油当量,天然气产量1000×108m3

但是,随着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逐步深入,勘探程度越来越高,剩余资源勘探难度越来越大,勘探对象越来越复杂。我国油气增储上产的潜力在哪里?如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勘探形势?于是,我国第三次油气勘探大跨越开始了。

03. 非常规油气勘探跨越

2010~2012年以四川盆地发现长宁-威远和涪陵页岩大气田为代表,开始非常规油气勘探第三大跨越。

本世纪初,北美“页岩气革命”的成功给世界能源格局和国际地缘政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我国油气开发受此影响巨大。

 

2007年,西南油气田开始与美国新田公司合作,开展了威远气田页岩气资源调查。2009年前后,国内页岩气开发掀起热潮。

2011年8月,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威201-H1井试采,日产量稳定在1万立方米以上。同年9月,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总经理郭旭升和团队成员利用“二元富集”理论优选出涪陵焦石坝龙马溪组为最有利勘探目标,并论证了焦页1HF井。

2012年2月,焦页1HF井开钻。同年11月28日,中国石化在焦页1HF井钻获20.3万方/日的高产页岩气流。

2012年初,页岩气被列为单独矿种,大大推动了中国页岩气规模化、产业化进程。

自2012年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批准设立长宁-威远、昭通、涪陵、延安等四个*********页岩气示范区以来,我国相关科研单位和企业集中开展页岩气技术攻关、生产实践和体制创新。

关于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理论研究也达到了高点。从2008年到2012年,《中国知网》关于页岩气等学术研究的文献每年呈现数倍的爆发式增长,5年间从32篇激增到2345篇,之后两年平稳增长,到2014年达到2851篇,而后呈高位稳定状态,基本保持每年约2000篇的水平。

理论和技术的突破让我国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迎来了大发展。在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理论的引导下,我国相继推出了涪陵、长宁-威远、山西沁水盆地、准噶尔盆地南缘玛湖地区等非常规油气区块。

烟波流转,三大跨越,使我国油气储产量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70年来发现40多个大油气田和300多个中小型油气田,石油年产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十几万吨增至目前的近两亿吨,天然气年产量从1000多万立方米增至目前的1650亿立方米,并在中新生代陆相、古生代海相、非常规油气等多方面创造世界之最。